首页 > 新闻 > 社会新闻 > 正文

“想创业,就得有股能折腾的劲儿”
2015-05-21 09:27:46   来源:咸阳日报—咸阳新闻网   点击:

  “想做成事,要先做成人,先要有人品,才有产品。从18岁开始第一次创业办餐馆到经营不善倒闭,再到第二次创业做煤炭生意,随后继续进军餐饮办餐馆,11年走来,如今成为县城餐饮的龙头企业,就是靠我那股不服输的折腾劲儿。”提起自己的创业经,他说,年轻人就别怕失败,想创业,就得瞅准了目标狠劲“折腾”。
  他就是今年29岁的尚余霖,一个1986年出生的长武县昭仁镇北关村的农家小伙子。凭着自己的这股折腾劲儿,他如今已是陕西聚天祥云济餐饮有限公司的董事长,旗下拥有多家美食、足疗、宾馆、便利店等实体店。
 
  第一次创业  被迫关门
 
  5月19日,尚余霖谈起自己11年的创业经历,他说最难忘的就是最初创业的那份艰难和失败。
  “第一次创业才18岁,当时年龄小,书读得也不多,感觉开一家具有长武特色的小餐馆应该不会错。”尚余霖说,虽说是个小餐馆,挑选地方也是费了番功夫,“最后决定在亭口镇的安华村开,因为我发现那里虽然餐馆比较聚集,但是大多是清真口味的,没有长武本地特色的东西,‘长武酥肉王’饭店也就在那个时候开张了。”
  满怀创业豪情壮志和希望,谁知道因为对餐饮市场和当地消费能力的把握不当,加之年龄小缺乏经营经验,虽然每天起早贪黑,最终饭店还是因为生意惨淡不得不被迫关门。
 
  一次不成功,就二次三次
 
  “饭馆倒闭了,我又发现当时长武县居民烧煤特困难,随后我就在312国道旁开了一家煤场,做起煤炭贩运的生意。”尚余霖说,虽然煤炭生意让他积累了第一笔原始资金,但是那几年他也是扎扎实实尝到了什么是“苦”!
  从煤炭的采购、挑拣、筛选、销售每一步他都亲力亲为,每天从早到晚干十多个小时是家常便饭。“刚开始经济拮据,再加上工作时间长,就没按时按点吃过几顿像样的饭,啃冷馍,喝白开水节省开支是常有的事。”尚余霖说,就是那样硬咬着牙坚持,生意慢慢有了起色,两年多后他终于有了第一笔原始积累。
  2007年,尚余霖在长武县南大街的繁华地段创办了面积达3000多平方米的聚民源饭店,并高薪聘请多名经验丰富、知名度较高的厨师来打造饭店菜品。“不仅在菜品口味和质量上下功夫,更是推出传统与创新结合的特色菜品。而且当时我发现长武各大饭馆因为能力限制的问题,包席和零餐是不能同时进行的,那我的饭店为什么不能同时进行,来满足群众的两种需求呢?”尚余霖说,随后他立即组织了两套服务班子、厨师班子来弥补这个空缺,也是因为这一举措,他们饭店的生意越来越火。
 
  做好事情前一定要先把人做好
 
  “事情成不成功往往取决于你做人成不成功,做生意讲诚信、讲良心很重要。”尚余霖说,当初这家餐馆菜品口味好、量大、价钱却很便宜,所以刚开始几乎不赚钱,能坚持下来主要是因为普通老百姓对他生意的支持。
  不仅把最好的服务和饭菜质量带给客人,对待辛勤付出劳动的员工,尚余霖也是言而有信。“我搭建了平台,是员工的点滴付出才有了我的收益,所以,在我的经营理念上,员工就是家人,把他们的利益放在首位,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。”尚余霖说,就拿买房这件事来说,得知很多员工在县城购房困难,他就积极和开发商谈,争取最低的价格,同时资助每位购房员工总房价12%的补助。在服务员流通迅速的餐饮业里,尚余霖的很多服务员都是干了十几年的老员工,用他们的话说,“就是图尚总这么个人!”
 
  虽然经过多年的打拼,尚余霖已经拥有了多家实体店,但是他把目光又投向了电子商务服务。“我的目标是让电商和传统零售业同步结合,实现互联网+优势互补,线上线下终端联动,突破长武传统的地域限制,走出去与西安、咸阳等更多城市连成一片,让群众享受到更加便利的消费体验。”尚余霖说,任何的创业都离不开“折腾”,而这种“折腾”又要瞅准方向,看清大形势,一旦认准了,就不要怕失败,坚持下去,同时要不断创新做有自己特色的东西,就能不断发展壮大。  本网记者 马沅聪 实习生 张丹丹

相关热词搜索:劲儿

上一篇:高雅艺术进校园 近距离享受艺术之“美”
下一篇:最后一页

分享到: 收藏